近日來,戴奧辛蛋討論的沸沸揚揚,聚餐看到餐點中有生蛋時,都紛紛退避三舍。相信大家在這幾天的新聞當中,有了解到戴奧辛是一種脂溶性的化學物質,但對於牙齒究竟會不會傷害呢?調查了相關文獻之後,還真的有一疾病可能跟戴奧辛有關,此篇就是來探討戴奧辛與牙齒是否有關係。
- 在1970年代,國外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文獻描述著一種礦物化低下症(hypomineralization)的型態,這型態會很明顯地只影響到恆牙的第一大臼齒,在2001年學者將此類疾病型態取名為大臼齒-門齒礦物化低下症molar-incisor hypomineralization (MIH)
- 這疾病進展過程是定義為一到四顆的第一大臼齒受到侵害,門齒也會受到影響。自從此種疾病被定義之後,有關於MIH的盛行率不僅僅在歐洲有被記載,就連紐西蘭,澳洲,巴西,利比亞,肯亞以及香港都有相關文獻。紀錄的文獻中其實盛行率變化很大,小則從德國的2.4%到巴西的40.2%。但是在北美洲相關的研究卻是比較缺少的。
- 有大臼齒-門齒礦物化低下症(MIH) 的病人,他的牙齒疾病型態就是一到多顆的恆牙大臼齒珐瑯質缺陷,損害的珐瑯質可能會有不同的顏色產生,有白、黃、棕色並且與鄰近健康的珐瑯質有明顯的分別(如下圖)而且通常伴隨著萌牙後期的珐瑯質喪失。如果有珐瑯質喪失,牙齒會變得很敏感導致不太敢清潔口腔,更會加速蛀牙的形成。在進行牙科治療,這些牙齒會變得敏感並且很不容易被麻醉,若是侵犯到門牙時,美觀將會是非常大的問題。
- 造成MIH的成因其實尚未明瞭,有可能是多因性的,可能的原因包含著1)營養狀況 2)之前孩童時期所生的病, 3)發高燒, 4)抗生素使用(例如四環黴素) 5)環境毒素(Environmental toxins), 6)長期哺乳(Long duration of breast feeding) [一般認為是轉換污染源如戴奧辛所導致], 7)過度攝取氟化物(Fluoride)
結語:牙齒在青少年時期,其實萌牙時間大致上都完成了,屬於成熟的器官,所以從此篇文獻中可以發現,如果真的要有此類世界之毒--戴奧辛來影響牙齒,通常以兒童或是新生兒為主,所以切記,身為哺乳的女性朋友們,也要適時的確認自己的飲食是否安全以及環境毒物暴露風險是否過多喔。